温州之窗

当前位置:主页 > 热文 > 正文

名师访谈:曹亚楠老师趣谈历史学习

作者: 编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02-24

┊文章阅读:

云图片

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媒体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与朋友们交流自己对于历史学习的一些粗浅看法,这一次,我并不想谈过多的专业术语,也不想谈与成绩、考试相关的问题,更多的是想和朋友们进行一些心灵的沟通,讲一些实实在在的话。

在其他人看来,作为一个毕业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教育专业的学生,又毕业后从教了十几年,似乎我应该对历史学习有一些心得,但其实最初接触历史学科的时候,年少的我,也是苦无头绪的,甚至是想要逃离的,曾几何时,看着曾经教过我们的名师大家们,心里除了无比敬佩他们的学识之外,还有一种疑问,当年他们是怎么甘坐冷板凳,选择这样一个直到白发苍苍孜孜不倦专研学术却还被世人遗忘的学科的呢?记得有一位庞卓恒先生,是享誉中外的历史学家级别的老师,当时给我们本科生上课的时候,就曾经提及过要想了解历史,要多读书,比如想了解马克思,起码要通读过一遍他的著作,后来我心血来潮,去图书馆一看,也就《共产党宣言》还算薄一点,《资本论》什么的都是大部头,当场我就崩溃了,什么豪言壮语发奋学习之类的,基本上都成了口号。

作为一个“不安分”“浮躁的年轻人”,我立志坚决不当教师,毕业后想要当个诗人,要不然做点生意也成,反正我认为自己不是研究学问的这块料。事与愿违,毕业后从事十几年的历史教师,当着“孩子王”,但对于历史学习来说,还停留在把知识点按部就班的教给学生,然后“盯住落实”,默默写,刷刷题什么的,成绩方面也说得过去,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主动的学习, 我作为老师的教也是按部就班的教,不出什么差错,家长和学生也还算满意,不管是我,还是学生,都没有什么过多的思考。

现在我所接触的90后.00后的孩子们,正如同当年学生时代的自己一样,历史学习不过是为了考个高分,从来不会主动去读什么书,自然是看看画的范围,考什么,背什么,能够理解理解,拓展拓展,就已经觉得自己做的相当的到位了,假如要是看到其他人考个40.50来分,自己能考个80.90,一定会飘飘然一番的,这就是当今大多数学生历史学习的现状,当然这也是我曾经学习历史的“所谓捷径”,不但能“混个学分”而且还因为专业课成绩优异,拿过师大很多次一等奖学金呢,但若问我,历史学习教会了我什么样的人生思考?教会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可以说,一片空白!教授们当年的良苦用心,我自己没有能够体会到,以至于从教十余年之后的自己重新拿起大学教材浏览一下的时候,感到一片陌生,完全都没一丁点的印象,这样来看,我的历史学习是不到位的。

那么怎么样才算真正的历史学习呢?

历史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而做的短期突击,它恰恰是一个人学习人生智慧,锻炼思维能力的长期过程,什么是历史,简单说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人或者事)的记录,就像一个年轻人遇到一个人生大事,面临一次人生选择,总喜欢问问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家中的老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阅历,他们的经验教训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的借鉴,不是么?历史包罗万象,史鉴作用恰恰是这个学科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俗话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并不懂什么是历史,也不懂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更不知道历史学习完到底有什么用,于是我们讨厌这个学科,觉得死记硬背真烦人啊,即便有的老师擅长讲些故事,有趣点吸引学生的目光,但也不过是一节课欢笑,没有真正去思考什么,有的好学生问我,自己会背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特别熟练啦,怎么写题还写错?知识点特别清晰,怎么还写得不对?我想说,知识点记忆了,不见得真理解,真的理解也不见得会应用,从来没有听说过,对某一学科没有兴趣,不去主动思考的人能真正领悟一个学科的。我学了这么多年,也不过是近一年内稍微的有一点点皮毛的认知,这还是机缘下遇到了几位特别有水平的教研员和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在高人的点拨下,才终于看清历史学习的门径,虽然还是年轻水平有限,但起码终于明白为何那些大学教授那么热爱这个学科了。当一个人开始喜欢乃至热爱一个学科了,那么才有可能由被动变主动,找到一种学习的乐趣,所以那些白发苍苍的教授们,甘于清贫却内心满足,当年的自己是不理解老师们,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现在想想,荒废了不少时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若能时光倒流,真应该回去好好跟随那些大师们学习,看夏洛特烦恼,夏洛还能做个梦就穿越了,只是现实中,作为年轻人,一定不要辜负逝去的青春,人生不可重来,我学生曾问我说,“老师你怎么评价撒贝宁说的那句“北大还行”,是不是太嘚瑟了?”我对孩子说:“亲,你得努力,有一天也站在北大校园里,跟撒贝宁在校友会见面时当面聊聊这事。”调侃之余,我们都在思考,青年人如何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

最后我想说,历史学习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般枯燥,它不过是研究一群人的过去罢了,现代人如何将时空定位到那些已经逝去的岁月,如何去感同身受的去理解那些不同时代的人和事,你的认知,你的理解,你的领悟,那些前人的经验作为你自己内化的人生智慧,那些前人的教训成为你自己的警惕,这不正是历史学习的真谛么?


  • 网易新闻
  • 新浪新闻
  • 百度搜索
  • 本站科技
  • 搜狗搜索
  • 京东商城
  • 新浪科技
  • 鹌鹑蛋价格
  • 唯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