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之窗

当前位置:主页 > 育儿 > 正文

父母说话的分寸感,影响着孩子的层次

作者: 编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10-19

┊文章阅读:

前几天带孩子去逛超市,刚到超市门口,哥哥说他好饿,要吃饭。

我看了看时间,快十二点。想着如果回家弄饭,肯定也来不及。到了超市,饿得难受就会要求买零食。

刚好超市门口就有一家乡村基。

给他们点好餐。哥哥很自觉的开始找座位。

邻座一位妈妈正在喂孩子,孩子手里玩着玩具,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姥姥坐在对面,有一言没一言聊着天。

不一会,儿童餐端上桌。我给孩子们分配好,就坐在一旁看他们吃。

姥姥也许无聊,就问我:“这小女孩多大啊?就自己吃饭。”

我老实回答:“一岁半多点。”

谁知道这句老实话,给小女孩带去了压力。

姥姥说:“你看小妹妹,一岁半就会自己吃饭,你过几天就三岁了,还要喂。喂你吃饭,你还不认真。”

本来孩子吃饭就不专心,姥姥一数落,被饭呛一下,喷了出来。

姥姥急忙又是水,又是纸巾,又是唠叨。

唠叨渐渐变成翻旧账。

由刚开始的关心,变成恨铁不成钢,一句接一句。

孩子有些无助的看着妈妈,妈妈的耐心或许也被磨得差不多了,脸黑成一团。孩子什么也不说,默默地承受着。

收拾完餐具,孩子死活也不再吃饭。

姥姥和妈妈换了一个位子,接过妈妈手里的碗,继续喂了起来。

“我不吃。”孩子生气的吼道。

“乖孙,你再吃一点。我们家的贝贝最乖了。比那个哥哥乖多了。”

我不知道姥姥会冒出这么一句,儿子无辜的看着我。

我连忙说:“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捧的孩子。”

我常和朋友聊起这些关于孩子的小事,在大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可是对于孩子,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孩子的心情。

他们心智还不成熟,不明白什么是开玩笑,什么是真实的责怪。

对于孩子,成年人习惯性的表达过度的关心,嘴上时刻挂着“慢一点”“小心一点”“叫你不听我的”。

对于一个幼年的孩子,说话的分寸是孩子感受到尊重的主要形式。像孩子说太多负面、责怪、推责任的话,会让孩子觉得尴尬、失落,继而引发孩子不愉快的情绪。

说话,无所谓轻重,但一定要得体,不让孩子难为情,掌握分寸。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事情有缓急,说话有轻重。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说话不能一时兴起,想到什么说什么。无意之间说了伤害孩子的话,也不自知。

孩子太小的时候不能反抗,等他大一点,再大一点,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就会和父母正面冲突。

身边有一对夫妻,平时有一点小事就会吵架。一吵架就唇枪舌战,各不相让。他们有两个儿子,大的就看着他们吵,小的就看着他们哭。

老婆经常指责老公:衣服不洗,饭不做,碗不刷。就连生病都不会帮她做一点家务。就把自己当大爷,家里什么事都不会,还天天对人吼来吼去。当时真的是瞎了眼了,要不是孩子,我他妈的早和你离婚了。

这些话一时兴起,夫妻间和好了也就过去了。可是孩子呢?

他们最爱的人,反目成仇。自己成了他们之间的负累。

夫妻间吵完架,常常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一个说:“要你们有什么用,和你爸一样好吃懒做。”

一个说:“哭什么哭,和你妈一样没什么卵用。”

后来孩子长大了,和父母有意见,也直接对他们吼。

夫妻俩常常在亲戚聚会的场合公开比较两个儿子的孝心,一会这个儿子在某些事上不孝,一会那个儿子在某些事上做得过火。

俗话说:过火的饭不要吃,过火的话不要说。

语言对孩子的伤害,总会有一天孩子会用来伤害你。尊重孩子,从自己的嘴巴开始。

日本一位得过直木奖的藤本义一先生,他的女儿超过了晚上时限10点钟,于12点方才带醉而归。

开门的藤本夫人,自是破口训斥了一顿,之后还说:“总而言之,你还是得向父亲道个歉。”

顿时,藤木女儿清醒了不少,感到似乎大难就要临头了。

于是便怯怯地走向父亲的卧房,面色凝重的父亲却只说了句:“你这混蛋~”

之后便愤然离去,留下女儿独自在黑暗中。

一句话,但却深深刺痛了她的心。

然而晚归之事,自此便不再发生。

父母者,都有责备孩子的经验。

多半的父母也了解孩子有反抗心,所以要孩子反省是相当困难的。

一句:“你是怎么搞的,我已经说过多少次”开始想让他们了解并且反省。

此时孩子若有反抗的举止,父母又会加一句“你这是什么态度”。

然后说教起来没完没了。

不可否认,每一个父母说教问题上,出发点都是爱孩子,想孩子好。

但有的话,却在表现形式上给了孩子伤害,让孩子觉得迷茫,觉得尴尬,觉得难堪。

说话是表达爱当中最简单的方式。

说话有分寸感,不过度,不过火,不极端。孩子才会有健全的人格,更会自我调节、自我认知,更自信,更自觉。

说话时,尊重孩子的原则:在每一件他自己的事情上,不要有太多的语言,无所谓的小事,可以视而不见。不夸大,让孩子尴尬。不比较,让孩子受伤害。引导时,尽量了无痕迹。

孩子摔了跤受了挫,不是父母一定要说些什么,或是做点什么。而是孩子需要什么,父母给于什么。

说话掌握分寸,才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媒体合作QQ:779903584;电话:13771121100)

  • 网易新闻
  • 新浪新闻
  • 百度搜索
  • 本站科技
  • 搜狗搜索
  • 京东商城
  • 新浪科技
  • 鹌鹑蛋价格
  • 唯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