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之窗

当前位置:主页 > 商业 > 正文

跟金种子酒一起,追溯晏殊与颍州的渊源

作者: 编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7-25

┊文章阅读:

  谈及颍州(今阜阳)历史文化,相继出知颍州的欧阳修和苏轼被世人传颂。其实还有一人也同样出知颍州,在颍州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有着“词仙”美名的晏殊,其为开创北宋颍州文风和酒文化的昌盛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因其死后谥元献,所以后人又称之为晏元献。又因其子晏几道亦工于词,词史上将其父子二人并称为大晏小晏。据统计,晏殊现存诗158首其中提到酒的诗歌达39首之多,占晏殊现存诗歌的近四分之一。

云图片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年仅14岁的晏殊以神童荐举于朝,赐同进士出身。在宋仁宗为太子时,晏殊被任命至太子舍人(东宫属官)。仁宗即位后,他平步青云,三十岁即为翰林学士,三十五岁为枢密副使。四十岁时以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礼部贡举,擢欧阳修为第一,北宋名士多出其门。四十一岁时为三司使,四十二岁时为参知政事(副相),五十岁加检校太尉枢密使。五十二岁时加同平章事(宰相)。

  可是,庆历四年(1044)九月,晏殊被罢相降职,以工部尚书出知颍州,成为颍州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宰相太守”。晏殊在颍州接过蔡齐尊儒重教的接力棒,继续修建颍州西湖书院,直到欧阳修知颍任内才完工。晏殊还大力整治水患,修了一条泄洪排涝的水沟“西溪”,为颍州百姓办了许多好事。

  晏殊对颍州西湖的建设有开创奠基之功,他在颍州西湖湖心岛上建造清涟阁,作为百姓“出祖”(出行祭拜路神)的场所,阁前古木阴深,碧水风清,是避暑的好地方,也是当时颍州西湖的标志性建筑。晏殊定阁名为“清涟”,暗喻他为官清廉之意。晏殊调离之后,颍州人为了表示对晏殊的怀念,将清涟阁更名为“去思堂”,意即离去之后的思念。明・正德《颍州志》卷一《宫室》载:“去思堂,宋晏元献公殊以使相出知颍州日,作屋北渚之北,临西溪,以为出祖所。初名清涟阁。尝手植双柳阁前。既代名,民不能忘,更题曰‘去思’”。

  晏殊在自己的晚年,无辜谪居颍州,却未有伤感失落之意。《煮茶》这首诗是宋仁宗庆历五年,晏殊罢相而谪居颍州时所作。从晏殊的酒诗里,可以看出作者品着惠山泉茶、日日饮酒醉倒于花前,今朝有酒今朝醉,表现出向往魏晋名士自由旷达、高雅脱俗的情怀。

云图片

  在颍州游西湖,晏殊经常宴嘉宾,填词阕,抒写春花秋月的闲愁,词风和婉明丽,留下了许多描写颍州西湖与颍州美酒的诗词。其中,《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先后被顺治《颍州志》、康熙《颍州志》收录,晏殊对颍州历史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词写的是一次秋日宴饮,词云: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写菊花宴会,同样是美酒、高歌、尊前同一醉,却抒发了作者一往无前的气概。

  在颍州任内,晏殊与北宋著名文士梅尧臣(1022-1060)交往甚密。梅尧臣被称为宋代诗坛的开山祖师,曾于庆历元年(1041年)、庆历六年(1046 年)等数次来颍州,并留下了许多赞美颍州西湖的诗词,最著名的有《八日就湖上会饮呈晏相公》诗,诗中与之“会饮”的晏相公,就是晏殊。

云图片

  在颍州西湖之上,晏殊与梅尧臣谈诗论文,以诗论诗。梅尧臣有《以近诗贽尚书晏相公,忽有酬赠之什,称之甚过,不敢辄有所叙,谨依原韵,缀以前日坐末教诲之言以和》,关于这次梅尧臣与晏殊颍州西湖论诗之事,朱东润先生在他的《梅尧臣传》里有生动的记载。

  晏殊在政事之余,极喜交游唱和,主办诗酒之会,有不少写宴饮游乐的作品。其《喜迁莺》一词就很著名,词云: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易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词中“觥船”句化用杜牧《题禅院》诗:“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觥船:大酒杯。一棹:划桨一次,比喻饮酒。百分:指杯中酒斟得很满。空:一饮而尽。

  “劝君看取名利场,今古梦茫茫”,反映了他被降职颍州后的豁达心情。

  一湖纳尽无边美景,一酒醉尽万千雅士。如今品金种子酒、赏西湖依旧是各地人们来阜阳的必行之事。而我们也终将永远铭记晏殊、欧阳修、苏轼等昔日大家们为颍州作出的贡献,给颍州人民留下的文化遗产。


  • 购物问答
  • 本站科技